KOF的打背技巧介紹上.jpg

『為何KOF高手在對戰時,常能用跳攻擊準確地打中對手的後腦杓 (背部), 根本讓人防不勝防,到底這種打法是怎麼做到的?』

跳過站立 (或蹲下) 的對手並剛好擊中其背部的打法稱為「逆向攻擊」,也俗稱「打背」、「打逆」或「背擊」;此為KOF對戰中經常使用的進階跳攻技巧,欲了解如何「打背」需先掌握以下四項要點:

 

1. 熟練基本跳躍的指令輸入方式,且熟悉自身角色跳躍時滯空的軌跡與距離:

以草薙京為例,其四種基本跳躍 (《普通跳》《大跳》《中跳》《小跳》) 的動作如下:

草薙京基本跳-普通-大-中-小跳躍-.gif

 

2. 清楚自身角色各種跳攻擊動作 (包含「空中特殊技」和「空中吹飛攻擊」) 的打點位置、出招範圍大小和收發招快慢等特性,且知道哪些動作是較容易擊中對手的「打背技」:

以草薙京為例,因為跳過對手後【↗A】和【↗D】的打點較難擊中 (大部分的) 對手,所以通常是用【↗B】【↗C】【↗+↓C】等三招來「打背」,其動作如下:

草薙京打背技-跳B-跳C-跳下C.gif

 

3. 明白角色有體型大小的區別,而「站姿」和「蹲姿」也會有身位高低的差異,一般概略可將全角色區分為以下三種身位:

(1) 高身位:例如陳國漢、大門五郎等,角色的體型較為高大壯碩,無論站或蹲皆容易被對手「打背」

Chang-站蹲.gif

(2) 中等身位:例如八神庵、草薙京等,大部分 (不論男性或女性) 角色的身位都可算在此類

Iori-站蹲.gif

(3) 低身位:例如蔡寶奇、鎮元齋等,角色的體型較為迷你嬌小,此身位的角色較不易被對手「打背」

Choi-站蹲.gif

 

4. 能準確地目測我方與對手間的距離位置,且具備適時移動、起跳和出招的能力:

常見的「打背」應用實例如下:草薙京以【→+D】(普通摔技) 將對手由1P摔至2P位置倒地後,隨即算準距離,【→→】前衝到合適的位置就立刻起跳 (大跳),滯空下落時以【↗+↓C】來擊中剛起身的對手,而落地後就可連接任意連段

kyo-近D投+跳下C打背.gif

 

文章未完,由於內容篇幅較長,後續的連結如下:

 KOF的打背技巧介紹 (中)

 KOF的打背技巧介紹 (下)

 

其他相關連結:

KOF的基本操作介紹 (上)

KOF的基本操作介紹 (中)

KOF的基本操作介紹 (下)

KOF 2002 UM STEAM 電腦版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tisyeh0912 的頭像
    otisyeh0912

    Otisyeh0912 Studio

    otisyeh09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